3月初,资本市场迎来首批上市etf(交易所交易基金)。截至2月28日收盘,11只新成立的etf确定了上市日期,3月3日、4日、5日分别有1只、1只、9只etf相继在交易所上市,累计规模达170.22亿元。加上另外3只新成立但上市时间待定的etf,3月首批上市的etf总数将达14只,累计规模为187.12亿元。
新上市etf表现亮眼,存量etf也不逊色,其成交额不断上升,资金结构持续优化。从周度数据来看,自1月下旬行业股票etf实现净流入后,已连续5周保持这一态势,净流入金额从起初的3.97亿元逐步增加,目前已突破50亿元。其中,机器人etf、创新药etf、芯片etf等资金净流入的行业股票etf,都集中在当下市场备受关注的科技行情领域。
1 上市etf两大来源
据同花顺ifind统计,3月首批上市的14只etf,均于上周(2月24日至2月28日)内刚成立。这些etf主要有两类来源:
其一为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的科创综指etf,这是14只产品中的主要品种,数量达11只,由易方达、华夏、南方、博时、鹏华等头部公募发行。其中,易方达基金和博时基金旗下的科创综指etf募集资金均达20亿元,是14只etf中规模最大的两只。其余科创综指etf的募集规模也都超10亿元,在11亿元至18亿元之间,且大多数将于3月5日上市交易。
其二是跟踪沪深300、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、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等的其他etf。具体来看,万家基金旗下的沪深300etf于2月25日成立,募集规模5.88亿元;嘉实基金旗下的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成立于2月26日,募集规模8.46亿元;万家基金旗下的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同样成立于2月26日,募集规模2.56亿元。
除了上述已成立的etf外,截至2月28日还有11只处于发行中的etf。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,11只产品中既有新能源、信息技术、机器人、生物医药、商用卫星等主题etf,也有中证a50、中证a500等宽基etf。其中,招商中证a50etf募集截止日为3月28日,兴业中证a500etf于2月28日起发行。
此外,截至月28日,还有5只etf排上了发行档期。其中,银河中证a500etf、广发中证智选高股息策略etf、华夏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等4只产品拟于3月3日起发行,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于3月5日起公开发售。
2 资金结构持续改善
上述etf动态,折射了开年以来资金通过etf入市的缩影。包括上周成立的14只基金在内,截至2月28日,2025年以来上市的etf数量已达到61只,累计入市规模突破了400亿元。
和增量资金入市相呼应的是,交投活跃下etf的成交额持续上升。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,上周全市场etf的日均成交额达到了1126.64亿元,较此前一周的1077.86亿元持续放量。与此同时,etf的资金结构也在持续改善。截至2月28日收盘,上周全市场etf净流出82.79亿元。但从细分品种来看,行业股票etf持续吸引资金流入。
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,从周维度看,行业股票etf从1月下旬开始实现净流入以来,连续5周延续净流入态势,且净流入金额逐步提升,从最初的3.97亿元增加到了上周的52.65亿元。相比之下,上周股票etf依然存在390.97亿元的净流出,为2月以来的连续五周净流出。
从具体产品来看,上周港股、科技相关的主题etf备受资金青睐,而大规模的宽基产品净流出明显:
一方面,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上周净流入33.14亿元,为全市场净流入最高的etf,其次是华夏中证机器人etf(24.4亿元)。
另一方面,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上周净流出超过60亿元,达到66.28亿元。易方达沪深300etf、南方中证500etf、华夏上证50etf的净流出均超过了30亿元。
3 科技板块需要重估
不难发现,上述etf的资金净流入,相当程度上指向了当前市场最为关心的科技板块行情。根据博时基金观察,春节以来市场在deepseek等概念的带动下表现较好,从行业板块层面来看,科技板块可能有持续活跃的机会,短期注意拥挤度与情绪;但中长期来看,在政策持续发力、经济逐步复苏以及科技产业升级的背景下,a股有望保持震荡向好的趋势。
华夏基金对记者分析,中国科技板块需要的是一轮重估与觉醒。认知的定价,则是接下来的关键步骤。在deepseek重塑全球ai格局的过程中,底层逻辑的质变在引发三重定价重构:一是应用层,二是终端,三是算力。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四部投资副总监兼基金经理肖瑞瑾分析,可以从大模型、算力芯片、端侧硬件、应用、人形机器人、智能驾驶六个维度分析人工智能相关投资主线。
“从deepseek大模型研发来看,目前国内大模型研究能力已基本追平海外同行。但算力芯片领域受限于国内先进半导体工艺制程落后于海外,大模型训练所需的算力需求尚未得到充分的国产供给来满足。”肖瑞瑾表示。
需要指出的是,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持续深入,其对各个细分赛道的赋能效应逐渐形成新的产业优势。以医药为例,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副总经理、基金经理金笑非表示,随着深度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进步,包括deepseek这类技术带来的突破,可以显著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,同时促使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,包括基因检测、疾病诊断、药物研发、健康管理和医疗影像等。
“ai医疗发展,从产业逻辑来说,提升行业效率与质量、降低研发成本、优化医疗资源配置,有助于缓解当前行业面临的一些压力因素。从投资角度来看,ai医疗是近年医药板块中新出现的重要细分方向,中长期产业趋势明确,有望为板块带来新的投资机会。”金笑非称。